【导语】当公募基金二季报持仓数据透露"大金融"配置比例触底回升,北向资金连续三周净买入银行股,市场正在用真金白银投票:金融板块的"估值洼地"正成为机构眼中的新共识。本文将从政策催化、盈利拐点、资金动向三维度,拆解这场静水流深的资本配置革命。(注:开篇用数据+现象切入,制造悬念低息配资官网,符合财经读者"求干货"心理)
一、政策东风:金融供给侧改革的"破局点"已至
7月LPR非对称降息背后,藏着监管层"让利实体+稳定息差"的精准平衡术。不同于2020年的单边让利,当前政策更强调"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"——这从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建立可见一斑。
• 券商创新业务:科创板做市商制度试点扩容,衍生品交易规模同比激增120%,轻资本业务正在重构券商ROE曲线• 保险负债端:预定利率3.0%产品停售倒计时,7月新单保费环比暴涨200%,"产品切换红利"或持续至Q3末
二、盈利底牌:从"预期差"到"确定性"的跃迁低息配资官网
市场对金融股的认知仍停留在"周期性强、成长性弱"的刻板印象,但半年报预告已显露玄机:
银行息差韧性:宁波银行Q2净息差环比回升3BP,印证"负债成本下行>资产收益率下行"的逻辑财富管理复苏:招行代销基金收入同比转正,私行客户AUM逆势增长,验证"市场回暖→非息收入弹性"传导链资产质量拐点:六大行不良率集体下降,房地产贷款不良生成峰值已过
三、资金暗战:机构调仓的"明牌"与"暗线"
通过拆解最新基金持仓数据,我们发现两个反常识现象:
• 公募的"回补仓位":主动偏股基金对银行配置比例仍低配2.3个百分点,参照历史均值存在30%增配空间• 外资的"聪明钱":沪股通近一月净买入平安银行超25亿,外资持股比例重回警戒线触发点
散户应对策略:
保守型:配置银行ETF(512800)+券商ETF(512000)组合,捕捉β行情进取型:关注有零售转型优势的城商行(如成都银行)、互联网券商龙头
【结语】
当存款搬家遇上资产荒,当政策底叠加估值底,金融股的"反转剧本"正在上演。但投资者需警惕短期博弈风险——建议采用"金字塔加仓法",在行业PB分位数低于40%时分批布局。毕竟,最肥美的鱼身行情,往往属于那些看懂"资金语言"的耐心持有者。(注:用比喻收尾低息配资官网,强化记忆点)#金融股#
明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